员工风采

文昌|征文作品选登-徐宏红:观《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2022-01-10 1844


观《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造价管理部 徐宏红



《五百年来王阳明》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上录制播出的视频课程,他生动地讲述了王阳明先生从祥云托梦到少年立志做圣人,从钻研词章到精于骑射,从反抗宦官被流放到创立心学开学讲坛,从知县事上练到平叛剿匪战无败绩等跌宕曲折的经历。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天泉正道,最终成就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人生。通过对视频课程的学习,我对王阳明的人格魅力和心学思想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知行合一,真知伴随行。“知”与“行”没有先后之分,像万物生长一样自然发生。“知”可理解为事理、意义、感觉或信仰,“行”是由“知”触发的自然而然的行动,“知”与“行”本为一体不可分割。这有别于先知后行,就是明知道理却不愿付诸行动,这不是真知。人们常说“道理都懂却还过不好这一生”,此时道理你知道也认可,但它没有真正深入你的内心,所以就不会付诸行动。王阳明先生不仅讲理论,他同时提倡实践的重要性。如事上练,通过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忠实的执行,不断夯实知行合一。

致良知,良知是内在的道德自律,是人内心的光明指引。通过知行合一的事上练,不断找寻自己内心的良知,形成一个持续提升的一个闭环。即人人心中皆有一个圣人在,路途虽远也可达,只要一直坚持在自我升华的路上。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行善去恶是格物”。当一个人的思想到了那个境界之后,他对世界的观察就是客观的,是没有善念没有恶念的;有善意有恶意是心灵有了动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有良知,为了善念除去恶念就是格物致知。天地万物,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只是因为人的“分别心”,才把事物区分成了善恶。有了分别,就有了喜好与厌恶,但事物的本身,是不会因为人的喜恶而有分别的。我们要坚守自己内心,保持至善知恶的良知,追求行善去恶的格物精神。

他顽强、智慧、我心光明的豪情值得我一生拜仰和学习。王阳明先生年少时练过骑射,从锦衣卫的诏狱出来历尽九死一生,之后身体状况欠佳。但他在贵州龙场那种魑魅魍魉的环境下,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还能一边开坛讲学一边精研学术。晚年患有咳疾时仍坚持边打仗边教学,圣人在恶劣环境和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仍能做出一番大作为的精神让我敬仰。



幸运的是,我身处蓬勃发展和关爱员工成长的公司。公司提供开敞明亮办公设施,丰富的项目平台;倡导早跑步增强员工体质,晚读书丰富员工知识,但我仍未能充分发挥优势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今后我将以阳明心学作为行动指引,从认知到行为作出全面的改变:不断磨练本心,并用善指导实践。在工作任务中持续学习并快速成长,力争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该作品荣获文昌集团2021年冬季文体活动征文二等奖)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侵删。

CONTACT US
  •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航宇路文昌集团
  • 电话:0912-3880113
  • email:wenchangjt@163.com